2021 年 6 月 8 日
  




香港學子內地求學實錄 | 從香港到常州,三年來她收穫了怎樣的蛻變?  


正在常州威雅就讀11年級的Jina同學是一位溫婉從容的姑娘,在接受我們的採訪時,她的臉上帶著甜美的微笑,英語、普通話和粵語切換自如,流利又清晰。  
 
正在常州威雅就讀11年級的Jina同學是一位溫婉從容的姑娘,在接受我們的採訪時,她的臉上帶著甜美的微笑,英語、普通話和粵語切換自如,流利又清晰。  
 
從9年級開始過來就讀,今年已是Jina在常州威雅讀書的第三年了,事實上,如果Jina不說,我們完全想像不到,甜美溫婉的她不是土生土長的江蘇姑娘,而是一位從香港不遠千里前來求學的孩子。

隨著Jina的講述,我們跟她一起徜徉在常州威雅的校園中,感受著一位常州威雅學子的日常生活——上課、看書、與同學討論、就餐、運動、音樂、藝術……豐富多彩的學業與課外活動將她的校園生活安排得滿滿噹噹。

Jina最喜歡學校的一點,就是其全寄宿的學校模式。在這樣的模式下,Jina與老師更像是家長與孩子,與同學也更像是兄弟姐妹。這裡不僅僅是讀書求學的地方,更像是7*24小時的家。

從香港到常州,這份美麗的緣分,是如何開始的呢?

 

 

1. 初識威雅


Jina選擇去香港之外的地方讀書的想法,最早可以追溯到讀小學的時候。

那個時候的Jina讀6年級,有一天,她認真地告訴媽媽Lisa:“我不想再在香港讀了。 ” 可能是因為所在學校的學術壓力真的非常大,教育方式也是“一考定江山”,到了初二後,這種壓力感覺更明顯了。  

 

Jina一家人合影(Jina為左一)

Jina的父母尊重孩子的選擇,同樣也覺得這種過大的壓力對於孩子的成長並不有利,便開始尋找適合孩子的寄宿學校。一開始,Jina的父母想要去的是英國、美國、澳洲的寄宿學校,但畢竟Jina還小,父母也不放心她遠渡重洋,還是希望孩子能離香港近一些。  

 

 

最後,因Jina外公的建議,她的父母開始考慮中國內地的寄宿學校。最初想去的是上海,但因為上海很多學校都是半寄宿制,並不符合Jina父母的預期,兜兜轉轉,最終碰上了提供全寄宿模式的常州威雅。

“其實當初選擇還是挺多的,最終決定選擇常州威雅,是因為第一,它是全寄宿的;第二,它跟Wycombe Abbey UK是姐妹學校,我相信英國學術優異學校的水平,應該會給我比較大的幫助。 ”Jina如是說。

所以,Jina在初二的時候就從香港轉到了常州,由於兩地學制不同,為了更好地銜接和適應,她轉到常州後重新讀了一遍初二。

 

 

“一開始,我都不知道常州是什麼地方,我爸媽就說可以實地看一看。 ”Jina興高采烈地告訴我們自己與常州威雅的“初遇”,“我到常州威雅了之後,發現這個學校真的很大,跟香港的學校一點都不像,可能香港的學校只有常州威雅的小學部那麼大,常州威雅有自己的泳池,還有一個很大的防霾氣膜體育館、賽艇碼頭。 ”

這些讓Jina感到新穎並驚嘆的東西,在之後的校園時光裡,都成為了Jina生活中的日常。  

 

2. 威雅時光

 

溫馨的寄宿生活 

 

Jina第一次來常州威雅的時候,其實有些緊張,畢竟要和爸媽分開了,而且還要隨機分配宿舍。 Jina很擔心未來的室友是個怎樣的人,會不會根本無法溝通,會不會不好相處……

然而,當時的學校老師知道Jina是從香港來的之後,就給了她很多幫助,還告訴她“如果需要什麼,可以隨時隨地聯繫老師”。

“那時覺得挺溫馨的,好像突然間來到了一個大家庭。 ”Jina笑著說。  

 

首次遠離熟悉的家園、家人和朋友,Jina總免不了不適應。在剛來的幾個月裡,因為太想念父母,又跟同學老師沒有完全熟悉起來,心情不好也只能悶著。但是,Jina周圍的老師和同學們很快就看出來Jina心情不好,特別暖心地拿各種吃的哄她開心。

“從那個時候,我開始覺得,自己好像有點融入這個地方了。 ” 

 

 

她的室友每一個都對她特別好,知道她是從香港來的之後,就會特別細心地照顧她,今年她的室友是個東北姑娘,在室友的影響下,Jina“無師自通”地掌握了有些東北方言中的詞彙,甚至普通話有時都帶上了一點東北味兒。

常州威雅沿襲了優質私立學校的學院制寄宿傳統,學生被分成12個學院。常州威雅的“寄宿”不是普通的“住校”,而是以學生為中心,由導師、學科教師、教研
但真的去了那裡才發現,常州威雅食堂的食物種類豐富,中餐、西餐、麵食小點心什麼都有,不怕滿足不了Jina的胃;而室友們也是一個賽一個的可愛,Jina一家的擔憂,在常州威雅完全沒有發生。
 

 

 

Jina的父母也對女兒的變化感到驚嘆:“在常州威雅,Jina走出了自我保護的殼,交到了很多好朋友。在一開始,她的確有些不適應,但是幾個月後,她完全沉浸在學校生活中了。因為常州威雅給Jina安排了許多活動,運動也好,旅遊也好,課外拓展也好,她的時間被占得滿滿的,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。 ”

Jina父母格外滿意的一點,是常州威雅同樣也非常在乎家長的感受,十分重視家校合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。 Jina的媽媽說,定期學校會安排跟家長的溝通、見面,還有豐富的假期,讓Jina在校園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平衡得非常好。  

當然,讓Jina印象深刻的,除了寄宿之外,還有常州威雅與她之前就讀的香港本地學校全然不同的課堂。

“在常州威雅,課堂沒那麼無聊,也沒那麼容易犯困。 ”Jina打趣著說道。

 

 

她記得,第一天來上生物課的時候,課堂上老師還會要求孩子們剪剪貼貼,通過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,讓大家在不知不覺中將知識深刻映入腦中;

而在Jina最喜歡的英語課上,老師讓孩子們你說一個詞,我說一個句子,通過這種玩遊戲的方式,讓大家了解語言的用法。與很多學校那種填鴨式的死記硬背完全不同,學生們可以在玩中學,在學中玩。  

 

 

Jina的數學並不是特別好,老師在課後會格外關心她的薄弱項,甚至為她“開小灶”,她記得,老師只要一下課就會過來問“還有什麼不會的嗎? ” 以此確保Jina完全理解並吸收了課堂上的知識。

“這讓我感覺到,老師真的很想讓我學會。 ”Jina笑著說,“在我以前的學校,老師只負責上課和佈置作業,不會特別主動地給你提供更多的幫助,這跟常州威雅真的相差很大。 ” 

 

 

常州威雅採用的是以學生為中心、高度互動的教學模式,同樣的學習內容,在課堂內外是通過互動式教學+項目制學習+個性化支持來及逆行教學,夯實孩子的學術基礎,增強學習熱情和自信心,過程與結果兼顧,知識與能力並舉。  

 

 

朋友一般的老師 

 

任何的學術課堂與校園生活,都是由老師撐起來的。 Jina在常州威雅讀了三年書,明顯地感覺到這裡的老師跟她原先就讀的香港學校老師的區別。
 
Jina最喜歡的老師是Miss Dannie,她並不是Jina的學科老師,只是一位圖書館老師。 Jina剛剛來到常州威雅的時候,經常會一個人待在圖書館看書,Miss Dannie非常關心這個從香港遠道而來的女孩子,在Jina心情不好的時候,會跟她分享一些開心的小故事;在看到Jina無聊或者作業不會做的時候,也會主動提供幫助。

 

 

久而久之,Jina跟Dannie老師就有了一個小約定,每週會找一天一起吃飯聊天,Jina會將自己在學校遇到的困難與Miss Dannie分享,Miss Dannie則會給一些建議,開解Jina鬱悶的心情。
 
雖然Miss Dannie既不是Jina的學科老師,也不是她的導師(Tutor),但是她非常了解Jina的個人興趣和學習情況,給Jina的幫助不亞於任何一位老師。

“我之前一直以為,老師跟學生的界限是很清楚的,很少有老師真的願意跟學生做朋友,所以來到這邊,能夠遇到這樣的老師,真的很難得。 ” Jina感動地說道。   

雖然Miss Dannie並非Jina同學的導師,但她起到的作用與導師是類似的。常州威雅一直採取的是導師制的關顧模式,每位導師帶一個由數名不同年齡學生組成的導師小組,作為家校溝通的重要橋樑,對孩子的成功與幸福感負責,在學術學習、校園生活、社交發展、身心健康等各個方面給予全方位關顧與個性化支持。

 

 

揮汗如雨的運動場 

 

Jina在香港唸書的時候,並不是很喜歡運動。因為在香港的學校,體育相當於一種考試,是與成績直接掛鉤的。在分數的壓力之下,慢慢成了一種負擔。

而且,Jina當時就讀的學校只提供足球、籃球這些最基本的運動項目,運動場基本是男生的天下,幾乎很少看到女生的踪影。


但是到了常州威雅這個經常被同學們開玩笑稱之為“體校”的地方,Jina卻愛上了運動。  

 

 

“上體育課的時候,更多的感覺是在放鬆自己,而不是為了標準化成績。 ”Jina說道,“除此之外,學校每週六都會有學院間的比賽,體育又成了一種為自己的學院增光添彩的方式,跟小伙伴一起分享勝利的喜悅,找出失敗的原因,真的非常棒。 ”

常州威雅的體育項目也非常多,有橄欖球、曲棍球、游泳、馬術、高爾夫、擊劍、網球等30多種運動可選,學生每週要保證至少10小時運動時間。常州威雅有自己的賽艇中心,校內還有防霾氣膜體育館,氣膜館恆溫恆濕,自帶網球場、無板籃球場、足球場,無論霧霾天還是梅雨季,都可以自由運動。  

 

 

“現在,我最擅長的是Netball(無板籃球)和Floorball(軟式曲棍球),這是在香港玩不到的,很適合女生的運動。 ”Jina自豪地說。  

 

 

除此之外,常州威雅還會安排學生進行戶外探險活動。學校鼓勵每個學生參與愛丁堡公爵獎的戶外探險,開啟露營初體驗;還有校長親自帶隊的21天冰島探險,給了學生荒野生存極限挑戰的機會。

“這種和同學一起爬山、煮飯、露營,並在其中克服困難的經歷,在香港的學校是很難找到的。 ”Jina說。  
 
常州威雅給予Jina的驚喜,不僅在課堂內和運動場上,還有課堂以外的點點滴滴——藝術、音樂、戶外探索……都可以說是其中的重要方面。學校給予了孩子足夠豐富的舞台和資源,讓他們可以充分探索個人興趣愛好,實現個性化的發展。

“我原先的學校可能會更專注於學業方面,很少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興趣,所以我一開始來的時候,也會覺得反正我是來讀書的,別的事兒就算了吧,專注讀書就行。 ”Jina說,“那時很多同學就會問我,怎麼不見你去上音樂課?如果你喜歡,應該花時間學到更多。那時起,我就深切地感受到了常州威雅對學生的包容。 ”

Jina特別喜歡唱歌,而常州威雅擁有非常強大的音樂教師團隊,在給予Jina專業指導的同時,也給了她許多機會去欣賞頂級的音樂會,甚至參與其中。

 

 

Jina在剛開始學習聲樂的時候,聲音不夠大,唱歌的時候氣不夠足,老師並沒有搬出一大套理論,只是簡單地告訴Jina:“你去跑樓梯吧,跑完後再回來唱。 ”

Jina莫名其妙地去跑了一圈,回來後發現聲音真的不一樣了,慢慢地調整髮聲和呼氣的方式,學會了用丹田唱歌,連她自己都驚訝了。 Jina笑道,從這樣一件很小的事情中,都可以看出老師的專業性。  

 

在常州威雅,學業永遠不是唯一,學校會讓每個孩子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課外活動,以緩解學習的壓力。讓每一個孩子都懂得,除了好好讀書,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熱愛的事物與獨特的個人興趣,而你所鍾情的領域,與積極投入學術學習同等重要。

 

 

3. 未來期許

 

Jina目前正在進行IGCSE階段的學習,特別選擇了喜愛的攝影和Business科目,都收穫良多。關於未來的大學和專業,Jina和父母也有討論過。他們一家都一致認為學校的老師可以給到比較大的支持。

目前,Jina對於自己的未來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打算,想要去國外讀酒店管理,因為覺得這是一個比較有趣的專業,需要多方面的能力,而Dannie老師也告訴她,酒店管理確實比較適合她,因為這個專業相對綜合一些,申請者需要是複合型人才。

“這也是常州威雅跟香港學校不同的地方了,我原來的學校,感覺不會在升學方面給予學生太多的支持,而是把重點都放在如何好好考試,如何考出高分上。但是在常州威雅,不但在學術方面給予支持,同時也會給到對於未來方向的建議。這對於我來說,是非常重要的。 ” Jina同學這樣總結道。

 

 

談起讓孩子奔赴內地讀書的種種好處,Jina的媽媽有著許多感慨。

在她看來,孩子的成長是發生在點滴之間的——亦師亦友的老師作為榜樣,關照著孩子的身心健康;豐富多彩的學術與課外活動,讓孩子實現全方位發展;全寄宿生活所帶來的基礎生活技能的提升;在最美好的青蔥歲月所結識的朋友,發展出持續一生的珍貴友情…… 

 

Jina一家人合影(Jina為右一)

 

這一切,如果不是選擇將Jina送去內地學校寄宿,可能永遠都不會發生。

“Jina在常州威雅度過了非常開心的時光,我們也希望她可以繼續在威雅完成中學學業。 ”Jina的媽媽說,“如果讓我們在香港當地學校和內地寄宿學校之間做選擇的話,我們的選擇永遠都是威雅。 ” 

 

 

今年8月,威雅大家庭中的香港威雅學校將開放七年級和八年級的課程,招收12歲和13歲學生,學校未來還將逐步完善中學課程,併計劃為九年級學生開設一個為期一年的寄宿學習項目,到內地的威雅姐妹學校進行學術學習與全寄宿體驗(並可繼續留在該學校就讀),讓孩子們能更好地認識國情,掌握流利的普通話,在培養獨立性的同時享有鏈接兩地的優質人脈,從而國內及國際舞台上均擁有更強的競爭力。

Jina一家已以親身經歷證明,去內地讀書求學,事實上可以收穫更多成長與蛻變,而威雅大家庭本身就擁有這樣的優勢,因為在中國內地與香港都有開辦學校,交流學習更具便利性。未來,威雅還計劃在大灣區等地開辦學校,這將為有意向前往內地求學的香港家庭提供更多便捷,助力兩地融合,也幫助香港新一代更好地融入祖國大家庭。  

 

 
威雅學校以“每一個孩子都卓越”(Every Child Can Excel)為辦學理念,以“致力學術優異、踐行全人教育、厚植中華根基、培育世界英才”為使命,為3-18歲的適齡學生構建融貫中西教育精粹、關注每一位學生個性化成長和發展的學習共同體。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兩所創新型學校——常州威雅和香港威雅;兩所新校——杭州威雅和南京威雅計劃於2021年9月開學。

 

在不遠的將來,我們期望更多香港家庭能夠選擇威雅,加入前往內地學習的行列,我們也期望在內地的威雅校園內能看到更多鮮嫩、活潑而充滿朝氣的香港學子的身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