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 年 7 月 15 日
  




在看似“微不足道”的點滴中
香港威雅讓我的孩子茁壯成長 


Jodh是一位來自英國的小朋友,一年前,他入讀了香港威雅學校,在新冠疫情肆虐的這一學年,他在這裡讀完了一年級的課程。

今天,我們和Jodh的父母聊了聊,提起孩子這一年以來收穫的改變,Jodh的父母臉上洋溢著滿滿的笑容。據他們所說,他們親眼見證了孩子如何一點點成功適應了全新的學校生活,還在線上及線下教學的環境下脫穎而出,與此同時,更以嶄新的面貌,融入了香港當地的城市文化與生活。

Jodh同學,已於香港威雅讀完一年級

Jodh同學一家人的合影

(正文分別以Jodh的父親Deep先生和母親Gurjeet女士的第一人稱敘述展開)

多元化的成長背景,讓下一代受益

*Jodh的父親Deep先生:

我們一家人的祖籍是在印度,上個世紀50年代,我的祖父來到了香港並帶著我們一家人在此定居。在13歲以前,我在這裡出生、成長,直到後來去了英國。

因此,當我獲得一個在財富管理方面的香港工作機會之時,我很快就做出了決定——我要去香港工作!現在回過頭來看,這個決定不僅對於我個人、更對於我們茁壯成長的大家庭而言,都是非常正確的。

我自己本身有著比較多元化的成長經歷——我的祖籍在印度,又有過幼時在亞洲和歐洲成長的經歷。因此,我一直堅信,從小就受到多元化文化的熏陶,事實上對於孩子們的成長十分有利。不管他們將來選擇在地球的哪一個角落工作、讀書、生活,都能夠很好地融入當地。

 

Jodh同學一家人的合影

我們是在Jodh四歲的時候,帶著他和他的妹妹Harneet一起從英國搬來了香港。當時,我們為Jodh選擇了香港威雅學校,整整一年過去了,我和我太太都深深地感受到到,這是一所多麼讓人棒的學校啊!我們很高興,在為孩子擇校這方面,我們做出的是正確的選擇

香港威雅 一次 “偶然”卻“正確”的擇校之選

*Jodh的父親Deep先生:

我的太太、孩子們的媽媽Gurjeet對於擇校這件事,其實有著不太一樣的想法。

她來自蘇格蘭,在英格蘭中部地區長大,之前並沒有在亞洲生活的經歷。一開始,我的太太並不太希望孩子們需要“被迫”頻繁適應生活中的太多改變,因此在擇校這件事上,她是比較希望學校教育能夠幫助孩子實現“無縫銜接”的。

因為之前在英國的生活經歷,我們都比較希望能夠在香港找到一所採用英式課程的學校,這樣即便我們不在英國生活,孩子也能夠很好地進行適應。

談起我們選擇香港威雅學校的經歷,其實還挺“偶然”的。有一次,這所學校的老師剛好到我母親開的商店裡買水果,出於禮貌,這位老師和我母親交換了名片。


這位老師的名片後來有一天“神秘”地出現在了我的桌上,我當時拿著名片看了又看,一個想法就這樣迸發在我的腦海中——“或許,我應該去看一看這所學校呢? ”

所以現在說起來,彷彿一切在冥冥中都有定數。命運的神奇讓我採取了行動,也讓我第一眼就愛上了這所秉持全人教育理念的英式預備學校。

 

在校園文化的多樣性中 如魚得水

*Jodh的母親Gurjeet女士:

在入讀威雅之後,我們發現Jodh是學校裡唯一的錫克教徒。一開始我們還是挺擔心的,會不會因此被老師同學認為是個“怪人”?會不會被大家嘲笑為“那個包頭巾的小男孩”?孩子到底能不能適應校園生活?我們甚至還擔心過,他是否會被別的同學欺負? ……

事實證明,我們的這一切擔憂都是多餘的。

 


Jodh與他的兩位同學Sebastian (左) 和Aiden (右) 開心地跳躍

那時,我們見到了孩子的班主任Wood老師,她來自英國,還能說一點粵語。她不僅向我們做父母的保證,所有的這一切擔憂不會發生;還讓Jodh在學校裡擁有了一種“如魚得水”的感覺。在課堂內外,都創設了一種包容各種多元性、多樣化的教育環境。

在這樣的校園環境中,Jodh非但沒有因自身的獨特性而感到忐忑不安,他反而深受鼓舞,非常樂意與他的同學們一同分享自身所代表的與眾不同的文化。

在學校裡,還有許多來自其他不同國家、擁有不同的種族文化與宗教背景的孩子,我們很高興地看到,每個孩子都能尊重與自己不同的人,並與之和睦相處。

我想,這大概就是這個世界“求同存異”、“包羅萬象”的美好意義。

被疫情影響的一年 以及學校“笑面困難”的積極心態

*Jodh的母親Gurjeet女士:

被新冠疫情影響的這一年,相信無論對於任何人來說,都十分特別。

我還記得,2020年8月的時候,香港採取了疫情管控措施,要求嚴格保持社交距離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Jodh也只能如同他的每一個同學一樣,在家裡上起了網課。

當時,我們心裡感到沒底,我們不確定網課的教學效果究竟是怎樣的,更不知道這樣的線上教學會持續到什麼時候。難道這一年,孩子就完全無法重返校園了嗎?

事實上,我們再次被香港威雅學校笑面困難的積極心態所折服了。在世界無情地向我們投下阻礙的時候,學校並沒有氣餒,更沒有放棄,我們可以看到,從校長到老師,香港威雅學校的每一個人都在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、克服困難。

遠程教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一開始的確需要花很多功夫去適應。然而,我們對Jodh快速適應網課模式及在疫情影響下繼續開展學習的行動感到吃驚,而當我們收到孩子的學期報告的時候,更加驚奇地發現——每一位老師都對孩子這段時間以來的成長、進步以及需要改進的不足之處瞭如指掌!


在完全都沒見面的教學環境下做到了這些,我們在驚訝中,還感到了絲絲敬佩與欣慰。

Jodh的班主任尤其善於幫助每一個孩子和他們的家長,對於我們提出的問題,她總是能夠跨越物理距離,給出及時的反饋。


''比如說,在進行遠程教學的時候,我們總是要在家裡打印許多工作表和課程材料,但因為我們剛剛搬來香港沒多久,家裡還沒有安裝打印機。老師得知了我們的情況後,主動提出可以幫我們打印這些材料,並把材料放在學校接待處,方便我們領取。

另一件讓我們印象深刻的事,是學年結束的時候,學校把孩子創作的所有作品、作業等等都收集起來,放進了一個大文件夾裡,寄回給了家長。當我們一家人坐下來,靜靜地欣賞孩子創作的一切之時,我們才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的所見所聞、所知所想。

現在,這個文件夾是我們家無可替代的紀念品,更是孩子成長的見證。 "


可以說,是香港威雅學校所給予與見證的、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,孩子一點一滴地成長了起來,如同嫩芽兒吐綠抽枝,逐漸成長為枝繁葉茂、蓬勃生長的模樣。

尊重孩子天性 解鎖無限可能

*Jodh的母親Gurjeet女士:


自從Jodh入讀香港威雅以來,我們可以看到,他整體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。

Jodh從小就是一個有點爭強好勝的孩子,他很喜歡在很多事情上“爭第一”(比如要第一個做完作業、第一個到學校等等)。

顯然,香港威雅的老師們也是非常清楚他的個性的,他們知道如何激勵孩子採取行動,並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礎上,運用這些獨特的個性特點,進一步推動孩子學習與成長。

孩子入讀香港威雅學校的這一年,我們在這裡也想和大家分享——我們很高興看到,學校所奉行的教育理念,與我們的家庭教育理念是完全一致的,而這種一致性,也讓我們一家人都能夠生活得愈發規律、幸福。

每天,Jodh在放學回家後,會立刻開始完成為數不多的家庭作業;接下來,我們會在晚上六點共進晚餐;晚餐後,則是家庭親子時光,我們會帶著Jodh和他的妹妹Harneet一起做遊戲等等,一直持續到晚上八點,讓孩子們準時上床就寢。



*Jodh的父親Deep先生:

我本身是一個習慣於早起的人,每天早晨從健身房回來,都剛好能看到Jodh開開心心地“搖滾”起來,準備沖向學校,開啟嶄新一天的校園生活。

能讓孩子每天都這麼高高興興地上學、開開心心地回家,這得是多棒的一所學校啊!

有時候,我都恨不得Harneet能快快長大,這樣她也就能夠和她的哥哥一樣,兄妹倆一起到香港威雅學校上學,享受快樂的校園時光。

最後,我想用這樣一句話結束這次的分享——如果你正在為孩子的擇校事宜而發愁,不妨考慮一下香港威雅學校吧!把你的孩子送到這裡來,相信他/她也會像我們的孩子一樣,在點點滴滴的陽光雨露中,收穫枝繁葉茂的生長。